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直升机新闻 >

过硬驾驶技术与果敢决策力 “生死时速”筑起海上生命线(2)

时间:2019-02-20 13:53来源:台海网 作者:中国直升机
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

黄智斌当时带领B7310机组从厦门起飞,克服航路上的恶劣天气,奔赴140海里外的事发地点实施救援。在面对遇险船舶附近高压线林立,救援现场风速高达33米/秒的突发状况,他及时识别出作业风险,沉着应对,果断处置,采取倒飞方式实施救援,成功地将9名遇险船员从生死一线的困境中解救出来。

每一次的救援,都体现了黄智斌“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,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”的奉献精神,更展现了他自身具备的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。

全年出动400多架次,随时待命

黄智斌是漳州人,今年38岁,2004年毕业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。当时,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到学校招飞行员。“我报考其实是为了免费体检,结果误打误撞,成为一名飞行员。”他说。

15年来,从最初的飞行员到如今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,看似光鲜的职业背后付出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。据了解,飞行队每天进行2小时的飞行训练,出动400多个架次,巨浪、狂风、雷雨等危险挑战在黄智斌眼里已见得平常。

对于机长而言,每一次起飞到降落都是一次挑战。在起飞之前,个人安危和他人安危之间的权衡;到了现场,救援如何开展,往哪落地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机长的大脑高速运转,作出最快预判。“越飞越谨慎!”黄智斌自我调侃,飞行员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实战不断完善自我。“选择这份职业,意味着全年无休!”黄智斌笑着说,早在2015年之前,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只有两位机长,基本全年待命,只能等日落之后从厦门驱车回漳州看望妻儿;相聚片刻后就要在晚上10点返回厦门。虽然聚少离多,好在家里人支持,这也让黄智斌得以放心出海执行任务。

黄智斌表示,自己通常不会向家里说工作的事情,即便被问起,他也一笔带过。“家人知道得越少,越不会紧张,就少一分担忧;即便有说,也都是报喜。”在他眼中,“一个好的机长应该是将风险合理的规避,救援任务做到云淡风轻”。

高温高噪音下工作 他无悔当初的选择

选择救助飞行,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和担当,而除了职业的危险性,搜救飞行员的体力辛劳也是外行人所难以体会的。

“冬冷夏热,尤其到了夏天,没有空调,太阳直射下,高空舱内温度升至40℃以上是常态,还要穿着工作服,救生衣中还藏着十多斤的逃生氧气瓶以及一些其他装置,往往还未上机便已汗流浃背,摸一下身上的安全带卡扣都是烫手的!”黄智斌提高了嗓门说。

此外,对于直升机飞行员来说,几乎人人都有一身“问题”。常年和直升机打交道,与发动机噪声为伴,黄智斌养成了说话大嗓门的习惯;不规律的饮食以及直升机的高频震动导致他时常感到肠胃不适,而身负十多斤的设备早已将黄智斌的颈椎压出问题……

“选择一个行业,爱一个行业!”虽然从事着这个高危行业,但黄智斌表示,没有什么大变故的话,这辈子应该不会换了,他还要救助更多的人,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筑起一道“海上生命线”。


 
直升机网 www.helicopter.cn
直升机翻译 www.aviation.cn
本文链接地址:过硬驾驶技术与果敢决策力 “生死时速”筑起海上生命线(2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